腹泻的患者可以适当按摩中脘穴、天枢穴、外劳宫穴、足三里穴、下痢穴、大横穴、大肠俞穴、上巨虚穴等穴位,能辅助治疗腹泻。
1、中脘穴:属奇经八脉之任脉,该穴位于肚脐偏上,胃的中部位置,主治消化系统疾病,如腹胀、腹泻、腹痛、腹鸣、吞酸、呕吐等。腹泻的患者可以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中脘穴,或按照逆时针方向缓慢进行圆周推动,坚持按摩10分钟左右可缓解腹泻。
2、天枢穴:属足阳明胃经的穴位,位于腹部的肚脐中部,具有调节腑气、理气止痛、消食导滞的功效,可以辅助治疗腹泻、痢疾、腹痛、腹胀等疾病,拉肚子的患者可以用手指点按此穴位,坚持按摩10-15分钟可缓解腹泻。
3、外劳宫穴:位于手背第二、三掌骨之间,具有止痛、祛风等功效,一般用于治疗寒证,如果腹泻是寒气入侵导致,可以通过专业的手法按摩该穴位,缓解腹泻症状。
4、足三里穴:属于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,主要用于治疗胃部疾病,按摩该穴位对于胃痛、腹胀、吐泻等病症具有一定的疗效,出现腹泻时可以点按该穴位调理。
5、下痢穴:位于脚部背面,在脚拇指下2cm处,对于下痢的治疗较为有效,患者可以用手指点按此穴位,坚持按摩10-15分钟缓解腹泻。
6、大横穴:属足太阴脾经,处于腹部肚脐以上的位置,主要针对腹泻、便秘、腹痛等症状进行治疗。患者可以用手指点按或按揉该穴位,坚持按摩10-15分钟缓解腹泻。
7、大肠俞穴:归足太阳膀胱经,位于腰后部,对于便秘的治疗效果较好,同时对于腹泻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,患者可以用手指点按此穴位,坚持按摩15分钟左右。
8、上巨虚穴:位于小腿深部神经中,一般用于治疗腹泻、肠鸣、腹痛等疾病,配合按摩大肠俞穴还可以治疗便秘,用拇指点按此穴位10-15分钟可缓解腹泻。
9、其他穴位:如气海穴、肺俞穴、手三里、神阙穴等穴位对于腹泻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。
患者按摩穴位时要明确具体位置并注意控制力度,避免对局部皮肤造成损伤。建议患者前往医院中医内科就诊,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等检查选择合适的穴位治疗,同时配合热敷。